北京经开区为“三城一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

首页 > 科技 > > 正文

日期:2021-12-09 21:15:04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华凌

“我们的创新平台将正式入驻亦城国际,为‘三城一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GE医疗中国副总裁、首席市场营销官阎华高兴地说。亦城国际作为北京经开区挂牌的首批6家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先导基地加速区(以下简称“先导基地加速区”)之一,为更多中关村“科技之花”在亦庄新城结出“产业之果”再培沃土。

今年7月由北京GE医疗中国联合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打造的健康科技创新平台——G²创·中心正式在北京经开区落成,经过前期的筹备和创新中心硬件设施的建设,最近,他们正式搬入亦城国际中心,开启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征程。作为北京经开区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中医疗器械生产的龙头企业,G²创·中心充分依托清华工研院的科研力量以及自身全产业链资源,为进驻中心的初创企业提供包括办公场地、相关配套设施等硬件支持以及产学研联合研发、先进制造、精益化运营、市场洞察、产品注册、解决方案整合等一系列咨询服务,搭建一个更加高效实用的创新服务平台。

据介绍,GE医疗通过创新平台将推动中国创新医疗科技企业发展,将推动医疗健康行业中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转化,建立创新要素深度融合、面向市场的协同创新机制、应用研发模式和技术转移体系,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在北京的转化和产业化。

如果说G²创·中心的成果转化平台代表的是未来,那一个个已经落地产业化的项目就是北京经开区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厚基础。

10月23日,内蒙古赤峰市,全国首台5G+机器人远程介入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台旁,医生正在机器人辅助下进行介入手术治疗,半小时后,患者的术后CT扫描图像显示,治疗直达病变靶区,路径精准,而且没有出血、并发症等不良反应。

“我们的手术非常成功!”内蒙古肿瘤医院冯铁虹教授激动地说。而这正是北京经开区企业赛诺威盛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诺威盛)参与推动的肿瘤微创介入项目,有效改善了因地域和资源差距而产生的诊疗水平不均衡问题。“攻坚克难,我们的研发是有现实价值的。”赛诺威盛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周宇说道,为了解决临床痛点,赛诺威盛团队在医院待了3个月,近距离观察医生下针诊疗的过程和效果,前后试验了10种模型方案,最终形成了最佳的手术方案。

赛诺威盛正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代表。作为在北京经开区“土生土长”的企业来说,为了让CT研发技术更具高端性,赛诺威盛和“三城”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开启了合作。作为中关村“强链工程”的发榜企业,赛诺威盛就希望通过与有研发能力、掌握相关技术的企业及高校院所共同解决了CT滑环国产化进程中所面对的技术障碍,攻坚克难从根本上解决高端影像国产化过程中的“卡脖子”难题,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填补国内医学影像关键技术空白,推进高端医疗设备自主可控。在CT研发领域,sCT系列产品的关键部件CT滑环长期依靠进口,并很难找到国产产品进行替代,经过与各大高校和产学研平台的合作,赛诺威盛就研发出基于环形电路的滑环传输技术,成了该项目的“揭榜”之帅。

为了将“三城”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此前,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已经与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三大科学城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先导基地,加强创新联动发展。通过 “加速区+扩展区+平台”模式,重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十三五”时期以来,北京经开区已承接“三城”科技成果项目超过500个。其中,今年已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55个,引入优质创新创业服务机构68家,搭建 “创新成长计划”企业库和“创新伙伴计划”机构库,储备项目112个。预计到今年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将突破160项,为历年之最。

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北京经开区不仅与“三城”加强研发与落地间的成果转化合作,还重点加强与市区的联动,针对“白菜心”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中试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离岸创新基地等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起草政策措施。与市级高校科研院所展开产教合作,逐步形成由研发补贴、首台(套)补贴、科技资金等科技政策组成的成果转化引导体系,并率先在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领域,搭建“概念验证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样中心—中试基地”全环节服务体系,发放科技创新服务券300万元,降低中小企业的研发成本。目前,经开区已建设24家技术创新中心、14家中试基地、3家硬科技孵化器和59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

为了让更多“三城”优质项目在加速区得到转化,北京经开区每月都会吸引优质项目开展路演。据介绍,项目路演是北京经开区与中关村打通转化链和孵化链,探索建立的转化和孵化长效对接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同时,北京经开区还对接清华、北大等高校成果转化中心,与北航、北工大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储备产业化项目超过700项;与“三城”高校院所组建31家联合实验室,打造创新联合体;探索建立市场化的成果转化基金,引入两只“三城”基金落地经开区,落地金额共计4.68亿元。

“经开区科技型企业众多,拥有很强的自主研发能力,我们通过区域的协同,进一步提升了北京经开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了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实现创新跨越式发展,希望在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作出更大的亦庄贡献。”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说道。

在今年“双创周”活动上,北京经开区发布《北京经开区“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北京经开区将健全科-技-产各环节政策,形成面向国内外科研人员、企事业单位和转化服务机构全要素的政策激励环境。其中,研究制定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政策,通过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细化四大主导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技术集成应用示范、产业协同创新等环节有关要素的支持激励措施,提升科研条件通关便利化水平。同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发布机制,形成城市创新合作、企业创新发展、成长目标投资“三个清单”,持续推进加速器等平台专业化、社会化、高水平发展,形成技术评估、交易、孵化全链条服务能力。

关键词: 科技成果 北京 一区

下一篇:福建泉州:61个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将获超千万元资助
上一篇:工信部下架106款侵害用户权益APP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