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氧化还原平衡医学战略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首页 > 科技 > > 正文

日期:2022-01-16 21:03:22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

近日,首届“氧化还原平衡医学战略研讨会”在上海召开。研讨会围绕氧化还原平衡理论与我国传统医学的科学内涵,氧化还原应激与氧化还原监测指标及新诊疗理念在健康和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与战略思考等中心议题展开。

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医院、研究机构等共计350余人次与会参加研讨交流。参会专家既涵盖基础医学、中西医各科临床等领域,同时也涉及生物学、化学、物理学、营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图片说明:研讨会现场

大会名誉主席、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院士在研讨会上做主旨报告时,从中医平衡理论与中医药科学内涵的角度,阐述了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尤其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他表示,要加强研究论证,总结中医药防治疫病的理论和诊疗规律,组织科技攻关,既用好现代评价手段,也要充分尊重几千年的经验,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在回答问题时,张伯礼特地强调了中药组分中黄酮类药物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活性,临床上的保护作用也很强,是可以深入研究的对象。

大会主席兼会议召集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刘珊林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氧化还原失衡是大多疾病产生的早期病因和核心推动力,氧化还原失衡会导致自由基过剩诱发氧化损伤,并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然而适度的自由基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因此,对机体氧化还原平衡状态的量化测评以及氧化还原平衡阈值的界定,将可有效指导氧化还原平衡的精准干预和药物的个体化治疗,有助于开拓具中国特色现代医学防治诊治新体系。

刘珊林还讲到,目前氧化还原平衡转化需克服的问题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平衡阈值和评判体系尚待精准确立;氧化还原平衡在临床上的应用干预手段尚待标准化和个体化等。

图片说明:张伯礼院士与刘珊林教授在线讨论

大会共同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则从细胞氧化还原与心血管保护的角度,阐述了通过减少心脏细胞ROS水平及调节脂质过氧化水平,调控氧化还原稳态,改善心脏代谢。他认为,抗氧化治疗理论上是一种很好的治疗策略,在目前,需要研究更多的氧化还原指标、数据去建立一套完整的诊治体系。

大会共同主席、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团队,作了有关亚硝基荧光探针用于检测氧化应激的研究报告,认为生物活性氧探针检测中最缺乏的是可用于生物活体检测的荧光探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杜江峰院士在报告中指出,中医是从宏观到微观,西医是从微观到宏观,氧化还原平衡医学理论是二者结合的桥梁。他还描述了自由基的相关检测技术,认为基于单自旋量子精密测量的微观磁共振能直接对单分子、单细胞乃至病理组织进行跨尺度探测和研究。

在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如何利用氧化还原平衡诊治疾病进行了相关研讨。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施冬云教授指出,氧化还原平衡失衡是二型糖尿病的重要病因。基于个体的氧化还原状态,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以实现氧化还原平衡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策略。复旦大学医学院药理系主任黄志力教授在报告中强调,睡眠是恢复机体氧化还原平衡的重要手段,合适的睡眠时间有助于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主办方供图)

关键词: 研讨会 战略 医学

下一篇:哺乳动物亚洲短尾鼩鼱利用毒素获得最大觅食收益
上一篇:新技术提升大区域电网设施安全保障水平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