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专家探讨经济形势热点议题

首页 > 科技 > > 正文

日期:2022-01-18 19:33:39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4.0%。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主要指标实现预期目标。

当日,多位专家在中新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2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上,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热点议题进行探讨。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去年中国经济内外环境充满困难和挑战,就世界范围来讲,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抬头,世界疫情蔓延,病毒变异;就国内来讲,面临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周期性问题加上疫情散发和自然灾害突发等挑战。

“但在这种状况下,国民经济四大指标仍取得了超预期的成就。”姚景源说,“经济增长率名列前茅。中国经济总量达到114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他指出,去年两会中确定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是6%,而中国实现了8.1%的增长率,这表明中国经济实现了超预期增长。可以说,去年中国经济取得了良好的答卷。”

面对内外严峻复杂形势,2021年中国外贸表现强劲,首次突破了6万亿美元关口。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指出,外贸数据是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大亮点,且整体远超预期。

张建平分析指出,这种表现既得益于中国一系列的稳外贸政策,也得益于中国自身采取的严格防疫措施为经济复苏营造了良好环境,使中国在全球发挥出作为制造业中心国家的作用和能力。他表示,外贸数据创新高的同时,结构也呈现明显优化的趋势。如中国加强了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培育自主品牌,推动一般贸易的发展,降低了对加工贸易的依赖。此外,民营企业成为中国第一大外贸主体,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占整体的比重已提升至近50%等。他鼓励企业用好自由贸易协定;建议自贸试验区优化外贸企业的营商环境、努力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好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帮助外贸企业有效开展跨国经营;将“双循环”与外贸的新业态有机结合,使外贸新的竞争优势能得到有效提升。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在会上表示,中国要从五方面着手,积极防范化解美联储货币紧缩引发的溢出风险。具体而言,第一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强则货币强。第二要用好经济政策,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联动,提高宏观政策有效性,实现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目标,圆满完成“六稳”“六保”任务。第三要继续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有助于吸收内外部冲击,增强货币自主性。第四要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测与管理。第五是要引导市场主体强化防风险意识。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白景明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预期效果,中央制定的积极财政政策具有前瞻性,是务实的高产出、低投入政策。白景明指出,积极财政政策成本低、风险低、效果好,体现在三个方面:财政政策强度适度,财政政策精准发力,财政政策发力和改革相结合。对于刚刚开始的2022年,积极财政政策应继续提高效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投资项目,同时在保障民生上精准发力。投资支出要有一定的超前性,投资短板、用于乘数效应和边际效应高的项目上。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春顶表示,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飙升或增加中国输入型通胀风险。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同比增长2%,再创新高。中国继续坚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在看到粮食连年丰收的同时,也要关注到近年来中国粮食对外依存度节节攀升,尤其近两年粮食进口量不断增长。2021年多数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保持了上涨,大豆、小麦、玉米、豆油期货每吨收盘价同比分别增长了11%、34%、40%、37%。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对中国未来粮食进口及粮食安全都形成一定的挑战和风险,或将加剧输入型通胀风险,预计2022年上半年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进而影响未来中国国内物价指数。

关键词: 热点 经济形势 议题

下一篇:“粒子束大炮”将推动ADS概念从梦想走进现实
上一篇:北京顺义:一份文件中检出核酸阳性,判定密接3人次密接4人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