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上海博物馆寻找“虎”踪迹,“虎笑寅年——中日虎年迎春展”正式开幕

首页 > 科技 > > 正文

日期:2022-01-22 21:03:03    来源:科技日报    

侯树文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西汉时期的鎏金虎镇、金代的黄地黑彩雁衔芦苇纹虎枕、金代的秋山玉饰……1月21日,记者走进上海博物馆一楼大厅,三件带有虎元素的文物展台周边已经吸引了许多人驻足观看。记者从上海博物馆获悉,自1月18日至2月27日,上海博物馆联袂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举办的“虎笑寅年——中日虎年迎春展”免费对外开放。

本次展览共展出10件文物(含线上展品),包括本馆甄选的6件精品文物,以及来自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的4件交流文物。在一楼大厅,除了虎枕、虎镇、玉饰三件中国古代文物之外,还有来自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的19世纪青花虎竹图十二角形盘与青花虎竹纹大盘。

青花虎竹图十二角形盘。主办方供图

据悉,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早就有崇虎习俗,但其境内并不产虎,因此文物中的虎形象往往充满着别样的想象异趣,画中老虎温和可亲,从此次展出的两件江户时代伊万里青花大盘上可见一斑。

青花虎竹图十二角形盘烧制于日本有田窑(今佐贺县有田町),内壁绘有虎、竹、太湖石、祥云等纹样,外壁画牡丹和山茶花纹样,圈足内外各绘弦纹一道。16世纪末,武士家族在宴会时盛行使用大盘摆放菜肴,起初他们用景德镇等地生产的中国瓷盘。直到17世纪初,有田窑兴起后,本土制作生产的大盘渐渐成为日本上流社会餐桌上的奢侈品,此类虎竹图大盘受到了广泛青睐而传世最多。

由于对有田瓷器的需求量递增,位于有田大外山区域的志田在18世纪初成为了制作批量瓷器的窑场。19世纪初,志田窑步入全盛期。当时宴席开始在日本的城市富商中流行,高级餐馆应运而生,大瓷盘的需求大增。这件青花虎竹纹大盘烧制于志田窑,制作年代约在1810至1840年间。有田窑瓷器大都经由附近的伊万里港运往各地,所以又称“伊万里瓷器”。

一楼电子屏将线上展示4件文物,包括上海博物馆馆藏清代沈铨《花鸟走兽册》、清代福建漳州《招财纳福辟邪年画》,以及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馆藏日本宝历十二年熊斐《虎图》与日本享和三年土方稻岭《猛虎图》。上海博物馆三楼中国历代绘画馆也将展出馆藏元代佚名《白描群仙图卷》。

针对此次虎年特展,上海博物馆将推出让文物“活”起来的趣味互动视频和微信表情包,以提升观众的沉浸感和参与感。另有两场特展亲子工作坊及可供免费下载的虎年手工活动资源,观众可通过亲自动手创作来探索文物知识。

今年,上海博物馆还将参与支付宝“集五福”活动,展览中的一件展品将被制成五福彩蛋卡,在春节中为市民送去新年祝福。同时,上海博物馆也将首次与蚂蚁链合作推出两款数字藏品,利用科技链接数字世界,以年轻化的体验方式传递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

关键词: 虎年 踪迹 迎春

下一篇:国家能源集团风电装机达5000万千瓦 保持世界第一
上一篇:科技之冬红红火火!为新疆博湖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