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启动 “空中水库”正变得触手可及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日期:2021-12-29 13:40:46    来源:中国科学报    

云雨经天,江河行地。对地表径流,人们通过大坝、水库等设施加以综合利用,而对同样丰富的空中“云水资源”,却囿于技术原因无法按照人们的需求开发利用。近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以下简称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正式启动。依靠科技力量促进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发展、精准开发“空中水库”的梦想逐步成为现实。

“从1958年我国首次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开始,我们见证了中国人工影响天气走过的60多年历程。”启动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说,“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工影响天气会有更广阔的拓展空间,必将产生显著的科学和社会效益。”

当前,全国人工增雨(雪)作业覆盖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人工防雹作业保护面积逾50万平方公里。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坚持“防抗救”相结合,人工增雨作业多次在森林火险扑救、降低森林火险等级等灾害防御中立功。在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的背后,也离不开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例如,截至今年9月底,青海湖水体面积达4625.6平方公里,为17年来面积最大。从2006年开始实施以生态修复为主要目标的三江源人工增雨工程,让生态系统涵养水分功能逐步恢复。

在政策方面,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推进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发展规划指导下,各地政府将人工影响天气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了统一协调、联防联动、跨区作业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运行机制。

与此同时,科学家和气象工作者在科技创新方面持续发力。目前,独具中国特色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业务技术体系基本形成。

《中国科学报》从启动仪式上获悉,进行人工增雨试验,需“钻到云里”去观测分析。依托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部门加强双偏振雷达、微波辐射计、天气现象仪、云雷达、飞机云物理探测等能力建设,“织密”空中云水资源监测网。

为进一步厘清不同云降水特征和人工影响天气机理,科研人员针对西风槽、东北冷涡等天气系统的典型云系,建立多尺度作业概念模型;从天山南北到滇黔川湘,云雾物理实验室、外场试验示范基地、高山云雾试验站和冰雹防控试验基地相继建成,开展对流云、层状云、地形云等飞机—地面综合观测试验,提出云水资源评估方法;青藏高原大气—水循环、气溶胶—云—降水相互作用、云降水催化效果仿真模拟、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云参量反演等技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

在精密监测与科研能力提升的“配合”下,我国自主研发的3公里水平分辨率云降水数值预报系统、卫星雷达监测产品、物联网监控系统、空地实时指挥系统等关键技术成果先后投入业务运行,国产新型高效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提高100倍以上。

“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主要参与制定人工影响天气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负责业务系统建设、运行、维护,装备研发、试验考核和保障及新技术推广,组织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和大型科学试验,承担全国大范围飞机作业的方案制定及跨区域作业的组织实施等工作。”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介绍说,“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国家级研究型业务单位的科技引领作用,做好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撑,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保障民生福祉。”(记者 张双虎)

关键词: 空中水库 云水资源 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人工增雨

下一篇:要素不全的科技成果难转化 浅谈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的构建
上一篇:河南省科学院重建揭牌 打造国家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