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州:高质量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首页 > 国内 > > 正文

日期:2022-12-06 10:33:01    来源:中国网    


【资料图】

原标题:湘西州:高质量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近年来,湖南省湘西州以愚公移山之志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三五”期间,全州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97万户8.18万人,建成集中安置点147个、安置住房2.05万套。州发改委和凤凰县被授予全国“十三五”搬迁工作“担当有为先进集体”和“成效明显县”,3个安置区被授予全国“美丽搬迁安置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湘西州坚决扛牢首倡地政治责任,聚力巩固好、拓展好易地扶贫搬迁成果,高质量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融得进、能致富”。

做细“政策文章”,确保稳得住。坚持“州级统筹、部门指导、县市主体”,把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工作,系统谋划部署推进。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时刻牵挂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持续关注后续扶持工作进展、多次到搬迁安置点调研,研究部署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州委常委会会议、州政府常务会议等多次研究易地扶贫搬迁后扶工作,制定了《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开展州级领导联系500人以上大中型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工作的通知》等多个后续扶持政策文件。二是强化工作举措。针对后续扶持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了《湘西州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从稳定就业、发展产业、完善配套、社区治理、监测帮扶、保障投入等六个方面,明确二十八条政策措施,突出后续扶持工作重点,解决搬迁后新产生的问题。各县市因地制宜制定相应落实配套政策措施,促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政策落地落实,比如凤凰县出台《2022年凤凰县就业帮扶车间建设实施方案》,泸溪县将全县城镇安置农村低保落实城镇低保补助。三是汇聚工作合力。州直部门加大帮扶和业务指导力度,充分释放后续帮扶政策红利,有效巩固搬迁成果。财政部门加大州本级财政资金补助,2022年安排衔接补助资金7500余万元、财政预算资金1400余万元用于易地搬迁后扶工作。教育部门实施易地搬迁后扶职业教育培养专项计划,乡村振兴部门跟进落实“雨露计划”,2022年中职以上职业院校新入学搬迁户子女684人。人社部门支持在安置点建设就业帮扶车间137个。民政部门应纳尽纳最低生活保障或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1146人、发放救助金96.4万元。发改部门组织开展“微菜地”建设,坚持覆盖所有安置点,开辟了微菜地1030余亩。

做实“基础文章”,确保融得进。始终把改善搬迁群众福祉作为重要奋斗目标,尽心竭力帮助搬迁群众解决困难,帮助他们更好融入当地生产生活。一是建强党组织。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易地搬迁基层治理和社区融入的关键一招,全州独立成立社区的安置点成立了党支部,未独立成立社区的安置点也成立党小组、并入所在地社区党支部,把搬迁党员关系全部转入新支部,解决了过去一个党员两个支部管,支部书记基本上由迁入地乡镇委派等问题,让搬迁党员找到组织、找到方向、找到动力。二是完善配套设施。坚持“保障基本、缺啥补啥”,安置点同步配套建设道路、自来水、供电、广播电视、通讯网络、污水处理、停车场、充电桩等设施。周边或安置点内均配公共交通、幼儿园、中小学、医院卫生院、超市、农贸市场等生活配套服务设施,满足了搬迁群众就近出行入学就医购物等需求。截至目前,全州易地搬迁安置点新建停车位2306个、充电桩140个、垃圾处理设施146处,新开通公交车班线13条,增加车次67班,其中吉首经开区安置点新建公办幼儿园,凤凰县禾库安置区新建农贸市场。三是优化公共服务。开设了村级政务服务窗口或帮代办窗口,推动各安置小区实现政务服务帮代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有效解决搬迁群众办事“两头跑”问题。打破户籍限制,清理县级政务办理事项,对37个需要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出具证明的事项,统一明确由迁入地乡镇街道或社区出具证明,职能部门按合规件受理。部分安置区配套了老年之家、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等公共文化活动设施,丰富搬迁群众文化生活。四是改善社区治理。推进安置点公共管理服务长效化、常态化和制度化,不断提高安置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全州安置点采取独立成立社区或者并入到当地社区进行管理,鼓励搬迁群众积极参与当地决策、管理、治理等,全州易地搬迁人口新增社区管理人员160名,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探索建立房屋维修基金筹集机制,按照“县市政府拿一点、搬迁群众筹一点、州级财政补一点”的原则,积极筹措房屋维修基金,截至目前全州筹集房屋维修基金1502万元。

做足“两业文章”,确保能致富。坚持把产业和就业为重要抓手,拓宽搬迁群众致富渠道,促进稳定增收。2022年搬迁群众人均纯收入预计突破15939元,同比增长16.9%以上。一手抓产业帮扶。继续落实产业利益联结机制,稳步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因地制宜发展茶叶、蚕桑、烟叶、水果、蔬菜、服装加工、电子加工等特产产业,进一步发挥产业带动效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手抓就业保障。面对疫情、汛情、旱情“三情”叠加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始终把就业摆在优先位置,采取“搭建平台对接一批、园区企业吸纳一批、就业车间稳定一批、以工代赈安排一批、增设公岗兜底一批”等方式,有力促进了搬迁群众稳岗增收。目前,全州易地搬迁就业人数稳定在3.75万人,有劳动力家庭户均就业1.9人。其中省外就业1.98万人、县外省内就业0.51万人、县内就业1.26万人,在动态监测帮扶户中始终确保有劳动力家庭至少1人就业,其中通过平台对接返乡就业1483人、园区企业吸纳就业758人、就业车间稳定就业1009人、以工代赈项目促进就地就近就业412人、新增公益性岗位就业626人。

(责编:董童、李源)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关键词:

下一篇:
上一篇: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