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启动盐碱地综合利用行动

首页 > 科技 > > 正文

日期:2022-03-23 16:11:48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今年1号文件指出,积极挖掘潜力增加耕地,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研究制定盐碱地综合利用规划和实施方案。分类改造盐碱地,推动由主要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支持盐碱地、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记者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启动了盐碱地综合利用行动,汇聚全院8个相关研究所22个创新团队,采用集团作战的组织方式,开展盐碱地产能提升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重点解决盐碱地快速精准识别和种植适用性评价、适应耐盐作物种植的精准化改良和提质增效技术、品种-农艺-工程等衔接配套的综合解决方案等科技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专项重点聚焦黄河三角洲盐碱滩涂,并逐步向滨海、东北苏打盐碱区拓展辐射,围绕“场景固化、技术集成、要素集中、协同创新”的总体设计思路,开展七大技术攻关任务,建设三大场景技术集成模式。七大技术攻关任务包括盐碱地快速精准识别和种植适用性评价技术、适盐农作物种质创新与优质高产品种鉴选技术、盐碱地快速改良与培肥增碳技术、盐碱地养分库容扩增与增效技术、盐碱地肥力快速提升生物强化技术、多水源循环利用与灌排协同精准调控技术、抗盐碱栽培种植管理技术。三大技术集成模式包括轻度盐碱地优质粮油作物增产增效技术模式、中度盐碱地饲用作物提质增效技术模式、重度盐碱地特色植物高效利用技术模式。

专项拟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的稳定支持下通过多年攻关,实现以下目标:建立一套盐碱地分级精准识别方法,提出典型盐碱区农林草空间格局优化方案;筛选和培育一批耐盐碱种质资源、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和特色植物,阐明作物耐盐机理;重点突破盐碱地快速改良与培肥增碳、盐碱地土壤养分库容扩增与增效、盐碱地肥力快速提升的生物强化、多水源循环利用与灌排协同精准调控、盐碱地农作物抗盐碱栽培种植管理等一批特色实用技术;构建轻度、中度、重度盐碱地多元化农业综合利用和产能提升技术模式,打造样板示范区,为盐碱地产能增效提供新理论、新技术、新模式的支撑,为我国开展大面积盐碱地改造,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供可资借鉴的示范样板,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关键词: 综合利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下一篇:我科学家为陆地棉找回花瓣基斑形成基因
上一篇:从“面对面”到“键对键” 复旦教师在行动,教学不停摆

科技